讓你的閒置鏡頭,變身旅遊基金!
2025 年,哪些鏡頭最受二手市場的青睞?答案集中在三大天王:大三元變焦鏡、經典大光圈定焦鏡,以及 Sony 所向披靡的 GM 系列。這些鏡頭之所以搶手,不外乎市場需求穩定、保值性高得驚人,加上功能全面,幾乎是所有收購店家的心頭好。排行榜前三名由 Sony FE 24-70mm f/2.8 GM II、Canon RF 70-200mm f/2.8L IS USM 與 Nikon Z 24-70mm f/2.8 S 霸佔,目前的鏡頭收購價格約落在 2 萬 5 到 5 萬元之間。別急,本文將為你揭露完整的熱門收購鏡頭排行榜,並深入剖析各型號的收購價格與它們炙手可熱的秘密。

什麼是「熱門收購鏡頭」?一句話讓你秒懂
所謂「熱門收購鏡頭」,就像是二手市場裡的超級巨星。它們是那些收購鏡頭店家願意捧著現金、張開雙臂熱情迎接的型號。這些鏡頭的周轉速度飛快,保值性也相對穩定,幾乎不會隨著時間大幅跳水。
它們通常有幾個共同的迷人特質:
- 市場需求量超大:像是 24-70mm、70-200mm 這種攝影師吃飯的傢伙,永遠有人搶著要。
- 品牌光環加持:通常是原廠的頂級系列,例如 Canon 的紅圈圈 L 鏡、Sony 的 G Master、Nikon 的 S-Line。
- 實力堅強不易過時:光學品質極其優異,就算過了三五年,畫質依然能打。
- 供需關係健康:市場上有人賣、也有人買,不會出現供過於求的窘境。
跟那些冷宮裡的妃子——冷門鏡頭相比,熱門鏡頭的收購鏡頭價格穩定、交易速度更是天壤之別。熱門鏡頭通常 1 到 3 天就能完成交易,讓你的資金快速回籠;而冷門鏡頭,可能得等上好幾週甚至數個月,才盼得到有緣人。
2025 年 10 大熱門鏡頭收購完整排行榜
⚠️ 提醒:以下「收購價區間」是假設鏡頭品相良好、功能正常、配件齊全的情況下估算。實際價格可能因品相、年份、維修紀錄、店家策略等因素向下浮動很多。

第 1 名:Sony FE 24-70mm f/2.8 GM II (標準變焦鏡皇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75,000 元
- 二手市場售價:$60,000 – $68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30,000 – $45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40-60%
- 上榜理由:輕盈、迅速、畫質頂天 這顆鏡頭簡直是 Sony 的黑科技結晶。2022 年一推出,就憑藉著最新的光學設計和 XD 線性馬達,快到不可思議的對焦速度,讓所有攝影師為之瘋狂。最可怕的是,它的體重竟然比一代輕了快 200 公克,只有 695g!這對需要背著器材上山下海的旅遊攝影師來說,簡直是救贖。畫質更不用說,f/2.8 光圈全開就銳利得像刀割一樣,邊角畫質也無可挑剔。隨著 Sony 無反相機的市佔率持續攀升,這顆標準變焦鏡皇自然成為鏡頭收購市場的第一把交椅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品相是關鍵:買家對它期望很高,外觀至少要維持九成新以上,任何一點小刮傷都可能影響價格。
- 配件要齊全:原廠的蓮花型遮光罩 ALC-SH168,單買就要三千多塊,少了它,收購價肯定會被砍一刀。
- 購買年份:2023 年後購入的版本通常更保值,若是 2022 年剛推出就入手的第一批,價格可能會稍微低一些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你剛升級到 Sony A1 或 A9 III,卻發現自己更常用定焦鏡。
- 你被其他品牌如 Canon 或 Nikon 的色彩科學誘惑,準備跳家。
- 手頭有點緊,需要透過收購鏡頭服務來快速變現。

第 2 名:Canon RF 70-200mm f/2.8L IS USM (小白砲的革命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78,000 元
- 二手市場售價:$58,000 – $66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25,000 – $50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32-64%
- 上榜理由:體積小到不科學的望遠鏡皇 當 Canon 發表這顆鏡頭時,整個攝影圈都震驚了。它採用了外變焦設計,讓體積和重量產生了革命性的突破,僅 1,070g,比單反時代的「小白 IS III」足足輕了 40%!這讓攝影師可以更輕鬆地手持拍攝一整天。搭配 R5、R6 等機身的 8 級防手震,成功率高得嚇人。作為 Canon RF 系統大三元的靈魂要角,它是所有專業用戶的必備鏡,保值性自然不在話下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馬達健康度:這顆鏡頭對焦行程長,馬達使用頻繁,測試時務必仔細聽聽是否有異音或延遲。
- 變焦環鬆緊:因為是外變焦,用久了可能出現變焦環過鬆、鏡頭會「垂頭」的狀況,這會影響收購價 10-15%。
- IS 功能檢測:一定要測試防手震功能是否正常,這個零件一旦故障,維修費可能高達兩萬元,店家在收購鏡頭時會特別檢查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你的拍攝題材從人像、活動轉為飛羽或生態,需要更長的焦段。
- 準備砸錢升級到 RF 100-500mm 這種超級大砲。
- 面臨經濟壓力,需要一筆靈活的資金周轉。

第 3 名:Nikon Z 24-70mm f/2.8 S (尼康的逆襲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70,000 元
- 二手市場售價:$52,000 – $60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28,000 – $42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40-60%
- 上榜理由:無可挑剔的 S-Line 光學 Nikon 的 Z 系統雖然起步較晚,但 S-Line 鏡頭的品質卻是驚為天人。這顆 Z 24-70mm f/2.8 S 就是旗艦中的旗艦,解析力達到了極致,色彩還原更是 Nikon 的拿手好戲,無論拍風景還是人像都美得冒泡。它的金屬鏡身和絕佳的阻尼感,做工質感一流,拿在手上就是一種享受。隨著 Z8 和 Z9 的熱銷,越來越多專業用戶投入 Nikon Z 系統的懷抱,也讓這顆鏡頭的需求持續加溫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鏡片品質:Nikon 的用戶都是「聞香師」,對光學品質要求極高,哪怕只有一點點霉斑或脫膜,都會被大幅砍價。
- 功能開關:鏡身上的 A/M 切換開關和 L-Fn 按鈕,要檢查是否磨損或鬆動。
- 市場波動:相較於 S、C 兩家,Nikon 的二手供給量較少,但需求也相對小眾,價格波動會比較大,建議多問幾家收購鏡頭的店家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工作上需要更強悍的影片追焦,被 Sony 系統吸引。
- 你同時擁有 Z 24-120mm f/4 S,發現 f/2.8 的使用頻率其實不高。
- 為了輕量化,決定換成 Z 28-75mm f/2.8 這類副廠鏡頭。

第 4 名:Canon EF 70-200mm f/2.8L IS III USM (不敗的單反傳奇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65,000 元 (已停產)
- 二手市場售價:$38,000 – $45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15,000 – $30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23-46%
- 上榜理由:經典永不退燒 你沒看錯,即使無反時代來臨,這顆單反時代的傳奇鏡頭「小白 IS III」依然榜上有名!它的可靠性和耐用度堪稱一絕,是許多攝影師心中的聖杯。更重要的是,透過轉接環接到 RF 機身上,性能幾乎沒有任何損失。這讓 EF 鏡頭在鏡頭收購市場保持穩定需求。與 RF 版本相比,它親民近一半的價格,對於預算有限的專業用戶或剛入門的攝影師來說,性價比高到破表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出廠年份:年份影響巨大,2018 年後生產的比較保值,如果是 2015 年前的版本,價格可能會再低 20%。
- IS 防手震老化:超過五年的鏡頭,其 IS 模組可能會出現衰退或異音,這是檢查重點。
- 鏡筒磨損:作為工作鏡,鏡身的白色烤漆難免會有碰撞痕跡,腳架環的磨損程度也是估價的依據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你已經完全投入 RF 系統的懷抱,不再想帶著一個轉接環出門。
- 存夠了錢,準備升級到更輕便的 RF 70-200mm f/2.8。
- 這顆鏡頭已經陪你奮鬥超過七年,想趁它還有價值時光榮退役。

第 5 名:Sony FE 70-200mm f/2.8 GM OSS II (望遠變焦新霸主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88,000 元
- 二手市場售價:$68,000 – $78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35,000 – $55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40-63%
- 上榜理由:輕量化與極速對焦的完美結合 Sony 再次展現了他們的技術實力。這顆二代鏡皇僅重 1,045g,是同級 f/2.8 望遠變焦鏡中最輕的!搭配 Sony 機身強大的動物眼追焦功能,無論是拍婚禮、運動賽事還是生態攝影,成功率都極高。相較於一代,二代在畫質、對焦、重量上都有全方位的提升,市場評價非常好,自然成為專業用戶的標配,在收購鏡頭市場中也是極受歡迎的型號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價格仍在高點:2021 年底才推出,折舊率相對較低,收購價也比較硬。
- 小心一代混充:務必確認是「II」二代鏡,一代的收購價只有 3 萬到 3.8 萬,天差地遠。
- 白色鏡身保養:Sony 的白色塗裝放久了容易稍微泛黃,如果保養不當,會影響品相評級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拍攝題材轉向飛羽,需要 Sony FE 100-400mm GM 或 200-600mm G 這種更長的焦段。
- 工作型態改變,不再需要頻繁使用望遠鏡頭。
- 想追求極致輕便,降級到 Sony FE 70-200mm f/4 G OSS II。

第 6 名:Canon RF 24-70mm f/2.8L IS USM (功能最全面的標準鏡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68,000 元
- 二手市場售價:$52,000 – $60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20,000 – $40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29-59%
- 上榜理由:多了防手震的實用派 身為 Canon RF 大三元的腰部主力,這顆鏡頭是所有 Canon 無反用戶的標準變焦首選。它最吸引人的一點,是內建了 IS 光學防手震,這點連 Sony 24-70 GM II 都沒有。對於需要手持錄影的 Vlogger 或是在低光源環境拍攝的攝影師來說,這個功能非常實用。憑藉 Canon 龐大的市佔率,這顆鏡頭的需求量始終穩定,畫質表現也維持 L 鏡一貫的頂級水準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副廠鏡頭的挑戰:Tamron 和 Sigma 都推出了高性價比的 28-75mm f/2.8,價格便宜了快一半,這多少會影響原廠鏡的二手需求。
- 重量考量:它比 Sony 的同級鏡頭重了約 200g,對於追求輕便的用戶來說可能會轉向副廠。
- 開關檢查:鏡身上的 IS 開關和對焦模式開關,高頻率使用後可能有鬆動的風險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你發現自己更需要 RF 24-105mm f/4L 的便利焦段。
- 預算考量,決定換成更輕、更便宜的 Tamron 28-75mm f/2.8。
- 決定透過收購鏡頭轉換到其他品牌系統。

第 7 名:Sony FE 85mm f/1.4 GM (人像鏡中的藝術家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58,000 元
- 二手市場售價:$42,000 – $48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15,000 – $30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26-52%
- 上榜理由:奶油般柔美的散景 這是一顆能拍出「空氣感」的鏡頭。85mm 是經典的人像焦段,f/1.4 的大光圈能創造出如奶油般融化的柔美散景,膚色還原更是極其討喜,是無數婚紗攝影師和人像攝影師的首選。搭配 Sony 強大的眼部追焦功能,幾乎能保證張張準焦。作為 GM 系列的元老之一,它的保值性一直相當穩定,人像鏡頭更是攝影市場的常青樹,需求從不間斷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競爭者眾多:Sony 自家的 FE 85mm f/1.8 雖然光圈小一點,但輕便且性價比極高,壓縮了 GM 版本的市場需求。
- 體積與重量:820g 的重量對一顆定焦鏡來說確實不輕,這也是部分用戶轉投 f/1.8 版本懷抱的原因。
- 對焦馬達檢測:收購鏡頭前需仔細測試對焦是否依然迅速安靜,馬達若有故障,維修費用相當可觀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你更喜歡輕便的拍攝體驗,決定換成 FE 85mm f/1.8。
- 拍攝風格改變,不再以人像攝影為主。
- 需要資金去添購一顆更廣或更長的鏡頭。

第 8 名:Nikon Z 70-200mm f/2.8 VR S (低調的王者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78,000 元
- 二手市場售價:$56,000 – $64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25,000 – $45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32-58%
- 上榜理由:頂級光學與手感的結晶 又一顆 S-Line 的傑作!Nikon Z 70-200mm f/2.8 的解析力和反差表現,在同級產品中名列前茅,畫質銳利扎實。它的 VR 防手震搭配機身可達 5.5 級補償,手持拍攝穩定性極高。許多攝影師對它讚不絕口的,是那無與倫比的操作手感,變焦環和對焦環的阻尼感順滑細膩,堪稱同級最佳。隨著 Z9/Z8 等旗艦機的熱銷,也帶動了這顆鏡頭的收購需求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流通性稍慢:Nikon 的市佔率相對較低,意味著收購鏡頭的流通性會比 C/S 兩家慢一些,可能需要多點耐心。
- 價格波動較大:由於供需不如 C/S 穩定,收購價格可能因不同店家或時機,產生高達 15% 的差異。
- 電子接點:Z 鏡的對焦環是電子控制,需確認電子接點是否正常,與機身通訊是否順暢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想換成焦段更長的 Nikon Z 100-400mm f/4.5-5.6 VR S。
- 考量預算與焦段,改用更親民的 Nikon Z 180-600mm。
- 因工作需求,決定轉換到對焦性能更強悍的 Sony 系統。

第 9 名:Canon EF 24-70mm f/2.8L II USM (單反時代的鏡皇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58,000 元 (已停產)
- 二手市場售價:$32,000 – $38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10,000 – $30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17-52%
- 上榜理由:高性價比的專業入門磚 在 2012 年到 2020 年間,這顆鏡頭幾乎是所有 Canon 專業攝影師的標配。它畫質優異、對焦迅速、極其耐用,陪伴無數攝影師完成了無數場戰役。雖然是 EF 鏡頭,但透過轉接環在 RF 機身上依然生龍活虎。如今它的二手價格已經跌至非常合理的區間,成為許多預算有限、想踏入專業領域的攝影新手的首選,市場需求依然穩定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年份影響巨大:收購鏡頭時,2015 年後生產的版本較保值,若是 2012-2014 年間出廠的,價格可能會再低 25%。
- 變焦環鬆緊度:老鏡頭的通病,長期使用後變焦環可能變得過於鬆弛,這是店家必然會檢查的項目。
- 橡膠環磨損:對焦環和變焦環上的橡膠蒙皮,若有發白或膨脹,也會影響收購價格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你已經完全轉移到 RF 系統,想擺脫轉接環的束縛。
- 鏡頭已服役超過 8 年,開始出現對焦變慢等老化跡象。
- 存夠預算,決定升級到功能更全面的 RF 24-70mm f/2.8L。

第 10 名:Sony FE 24mm f/1.4 GM (廣角定焦的璀璨明珠)
- 基本資訊
- 原廠建議售價:約 $48,000 元
- 二手市場售價:$36,000 – $42,000 元
- 收購價格區間:$12,000 – $25,000 元
- 收購價佔原價比:25-52%
- 上榜理由:輕巧與畫質兼備的星空神器 這顆鏡頭是廣角大光圈的經典之作,無論是拍攝璀璨的星空、宏偉的建築還是充滿故事性的紀實攝影,它都能勝任。最令人驚豔的是,它在 f/1.4 光圈全開時,從中央到邊角都有極其優異的解析力。僅 445g 的輕量化設計,讓它成為旅行攝影師的夢幻逸品。作為 GM 系列的一員,它的品牌認可度和保值性都相當穩定。
- 收購鏡頭時的注意事項
- 需求相對小眾:相較於標準變焦鏡,廣角定焦鏡的市場需求量較少,流通速度會慢一些。
- 前玉保護:廣角鏡的前玉鏡片通常比較凸出,容易在更換鏡頭時發生碰撞,需仔細檢查是否有刮傷。
- 遮光罩不可少:原廠的 ALC-SH154 遮光罩設計特殊,如果遺失了,會明顯影響收購價格。
- 適合出售時機
- 你發現自己更喜歡 Sony FE 20mm f/1.8 G 更廣的視角和更輕的重量。
- 拍攝題材轉變,不再需要廣角大光圈。
- 為了追求便利性,決定升級到更實用的 Sony FE 24-70mm f/2.8 GM II,並考慮收購鏡頭來換取資金。

為什麼它們能成為熱門收購標的?5 大關鍵因素揭秘
這些鏡頭能從數百款鏡頭中脫穎而出,絕非偶然。它們背後有著共同的成功密碼。
- 因素 1:焦段實用性高,人人搶著要 榜單中超過一半是 24-70mm 和 70-200mm 這兩個焦段,它們就像是餐廳菜單上的「主廚推薦」。從人像、婚禮、活動紀錄到商業攝影,這兩個焦段幾乎涵蓋了 90% 的拍攝場景。因為使用頻率高,潛在買家自然多,收購鏡頭店家也樂於高價收購,因為他們知道這很快就能賣掉。
- 因素 2:出身名門,原廠高階定位 榜單中 10 款鏡頭,有 9 款都掛著原廠高階系列的徽章(Canon L、Nikon S-Line、Sony GM)。這就像是汽車界的雙 B,品牌光環讓它們在二手市場的認可度遠高於副廠或入門鏡頭。買家願意為這份信賴和品質支付更高的價格,也讓收購鏡頭的價格相對穩定。
- 因素 3:武功高強,技術規格不易過時 這些鏡頭大多是 2018 年後推出的新世代產品,搭載了當代最頂尖的對焦馬達、防手震技術和光學設計。這意味著它們在未來三到五年內,性能依然不會落伍。相較之下,那些 2015 年前的老鏡頭,因為對焦慢、功能少,收購價格正像溜滑梯一樣持續下滑。
- 因素 4:粉絲眾多,品牌市佔率支撐 Sony、Canon、Nikon 三大品牌在相機市場的合計市佔率超過 85%,用戶基數極其龐大。這意味著二手市場的池塘夠大、魚夠多,流通性非常好。收購鏡頭店家完全不用擔心這些鏡頭會賣不出去,自然敢開出漂亮的價格。
- 因素 5:市場驗證,保值性穩定可靠 這 10 款鏡頭的二手價格在過去一兩年都像被釘住一樣,波動幅度非常小。專業的鏡頭收購店家會透過歷史數據分析,確認這些鏡頭的保值性極佳,才願意提供較高的收購價。反觀像 Sony 24-70mm GM 一代,在二代推出後價格暴跌 40%,這類價格不穩定的型號,就難以登上熱門榜單。
不同品牌鏡頭的收購策略差異
想賣鏡頭,也得了解各品牌的脾氣。
- Sony 鏡頭收購特性
- 優勢:GM 系列金字招牌,收購價穩定;無反用戶持續增加,市場需求旺盛。
- 劣勢:技術迭代太快,新款一出舊款就大貶值;非 GM 鏡頭保值性普遍較差。
- 收購建議:GM 鏡頭要趁價格還在高點時盡早出售,避免被下一代背刺。2020 年前的老 E 接環鏡頭,建議立刻處理,再等只會更低。
- Canon 鏡頭收購特性
- 優勢:市佔率第一,流通性最佳,幾乎是今天賣明天就有人接手;L 鏡保值性極佳,價格透明。
- 劣勢:RF 和 EF 系統並存,市場較分散;入門鏡頭(Kit 鏡)供給量太大,收購價非常低。
- 收購建議:手上的 EF L 鏡頭建議在 2025-2026 年透過收購鏡頭管道出售,越晚價格下滑越明顯。RF 鏡頭目前正強勢,可以安心持有。
- Nikon 鏡頭收購特性
- 優勢:S-Line 光學品質無敵,深受鐵粉認可;Z 系統鏡頭群相對精簡,供需較平衡。
- 劣勢:市佔率較低,流通性稍差;收購價波動大,不同店家報價可能差到 20%。
- 收購建議:S-Line 鏡頭品相要求極高,出售前務必仔細清潔保養。建議多比較 3-5 家店家的收購鏡頭報價,才能賣到好價錢。
2025 年收購鏡頭市場趨勢分析
- 趨勢 1:無反系統鏡頭需求持續上升 無反相機已是市場絕對主流,佔比超過 75%。這直接帶動 RF、Z、E 接環鏡頭的二手需求,收購價格穩定。反之,單反系統的 EF、F 接環鏡頭,除了少數經典款,多數型號的收購價正緩步下滑。
- 趨勢 2:大光圈定焦鏡重回主流 隨著影片拍攝需求大增,那種能創造淺景深朦朧美的 f/1.4、f/1.2 大光圈定焦鏡需求回溫。這類鏡頭的收購價在 2025 年平均上升了 8-12%,是少數逆勢成長的品類。
- 趨勢 3:副廠鏡頭競爭加劇 Sigma、Tamron 等副廠來勢洶洶,推出多款高性價比鏡頭,直接衝擊原廠鏡頭市場。這也導致部分原廠中階鏡頭的鏡頭收購價格略微下降 5-8%。
- 趨勢 4:環保意識帶動二手市場 越來越多攝影師選擇購買二手鏡頭,除了省錢,也響應環保與永續概念。這讓高品質的二手鏡頭更受歡迎,也讓專業收購鏡頭店家更願意提供穩定的價格。
- 趨勢 5:收購管道多元化 除了傳統相機店,線上收購平台、臉書社團、C2C 交易平台都非常發達。賣家可以貨比三家不吃虧,但也得小心詐騙風險,建議選擇有實體店面或第三方保障的管道。

如何讓你的鏡頭賣出更高價?7 個實用技巧
- 保持極佳品相:品相是價格的靈魂,差異可達 30%!每次用完順手清潔,並存放在防潮箱,是基本功。
- 保留完整配件:原廠外盒、說明書、遮光罩、鏡頭袋,這些「身分證」能提升 5-10% 的收購價。
- 選擇最佳時機:避開新品發表後的拋售潮,選擇在春節或暑假前的需求旺季出售,價格會更漂亮。
- 提供詳細資訊:誠實告知鏡頭的所有狀況,並附上清晰照片,這能建立信任,加速交易。
- 出售前專業保養:花個一兩千元送去專業清潔除霉,可能讓你的高階鏡頭多賣五千到一萬元,絕對划算。
- 多管道比價:別懶惰!至少問三家以上不同的收購鏡頭管道,價差可能高達 15-25%。
- 考慮以舊換新:如果你剛好要買新器材,以舊換新方案的折抵價,通常會比單純收購高 5-10%。
常見問題 FAQ
- Q1: 我的鏡頭沒上榜,是不是就沒有收購價值?
- 完全不是!榜單只列出最熱門的 10 款,但市場上數百款鏡頭都有收購價值。只是熱門鏡頭成交快、價格好;冷門鏡頭可能需要多點時間等待有緣人。建議直接詢問專業的收購鏡頭店家,他們會給你最準確的行情。
- Q2: 榜單中的收購價格區間這麼大,我到底能拿到多少?
- 價格取決於品相、配件、年份和功能狀態。一般來說,使用 1-2 年、品相九成新、配件完整的鏡頭,可以拿到價格區間的 80-90%;若使用 3-5 年、有正常使用痕跡,大概會落在 60-70%。
- Q3: 收購鏡頭需要多久才能拿到錢?
- 到實體店面最快,現場檢測完(約 30-60 分鐘)就能立刻收現金。若是線上平台,從寄送到收到款項約需 3-5 個工作天。若急需用錢,建議選擇有實體店面的收購鏡頭服務。
- Q4: 收購價格可以議價嗎?
- 有限度可以。如果你一次賣多顆鏡頭,或是品相真的完美無瑕,通常能爭取到更好的價格。但如果鏡頭狀況普通,行情也很透明,議價空間就比較有限了。
- Q5: 為什麼同樣的鏡頭,不同店家收購價差這麼多?
- 這取決於店家的庫存狀況、營運成本和檢測標準。有些店家專做高階品,標準嚴格但價格好;有些店家則是什麼都收,但價格就比較保守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「貨比三家不吃虧」。
- Q6: 鏡頭有輕微發霉,還有收購價值嗎?
- 有的!視發霉程度而定。極輕微的霉絲,可能只會減價 10-15%。但若影響到成像品質,減價幅度就會很大,甚至可能被拒收。建議先送去做專業除霉,通常能大幅提升收購價值。
- Q7: 什麼時候我該賣掉鏡頭?
- 當你發現它一年用不到 10 次、品牌即將推出改款、或是鏡頭開始出現老化跡象時,就是考慮出售的好時機。讓閒置的器材轉換為資金,去投資你真正需要的東西,才是最聰明的選擇。
- Q8: 收購鏡頭前我需要準備什麼?
- 清點好所有配件(盒子、遮光罩、保卡等),把鏡頭外觀清潔乾淨,準備好你的身分證件(收購需要登記來源),然後多找幾家信譽良好的店家估價,就這麼簡單!
結論與行動建議
- 核心重點回顧
- 熱門鏡頭特徵:實用焦段 (24-70/70-200mm)、原廠高階系列 (L/S-Line/GM)、技術不過時。
- 2025 前三名:Sony FE 24-70mm f/2.8 GM II (30,000-45,000 元)、Canon RF 70-200mm f/2.8L IS USM (25,000-50,000 元)、Nikon Z 24-70mm f/2.8 S (28,000-42,000 元)。
- 品牌差異:Sony 迭代快、Canon 流通快、Nikon 品質精。
- 市場趨勢:無反需求持續上升,單反鏡頭價值下滑,是出售單眼鏡頭的好時機。
- 你的鏡頭值多少?立即評估
- 對照榜單:看看你的鏡頭是否在熱門榜上。
- 自我評級:誠實評估你的鏡頭品相是「極新品」、「良品」還是「普品」。
- 計算預估價:查詢該型號的二手市價,再乘以 0.65-0.75,大概就是收購價區間。
- 選擇管道:想快速變現就找實體店面;想價格最好就考慮自行上網賣。
- 立即行動方案
- 如果你的鏡頭在榜單內:恭喜!你手上的是搶手貨。評估一下使用頻率,若真的很少用,建議趁 2025-2026 年價格穩定時出售,聯繫至少 3 家店家比價。
- 如果你的鏡頭不在榜單:別擔心,它依然有價值。直接聯繫店家進行估價,了解它的市場行情,再決定下一步。
不要再讓你的寶貝鏡頭躺在防潮箱裡,隨著時間慢慢貶值了。2025 年是檢視器材、活化資產的絕佳時機。
專業鏡頭收購服務
我們提供最完整、最透明的鏡頭收購與評估服務:
- 免費線上估價:只需上傳照片和資訊,24 小時內就能收到初步報價。
- 到店實體鑑定:由經驗豐富的鑑定師當面檢測,過程完全透明,價格滿意再交易。
- 高價收購承諾:榜單內的熱門鏡頭,我們保證提供業界具競爭力的收購價格。
- 安心交易保障:合法經營,當場檢測付款,並提供正式收購證明,保障您的權益。
現在就聯繫我們,獲得免費的專業評估,讓閒置的器材轉化為你下一次攝影旅程最棒的資金!
優酷3C收購中心:您的3C資產管理專家
官網:https://www.iphone3c.com.tw/
Facebook 粉絲團:優酷3C收購中心
LINE 官方帳號:https://page.line.me/3csogo?openQrModal=true
實體門市資訊:
門市名稱 | 地址 | 電話 | 營業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台北大同店 |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3段91號 | 0920-787-688 | 週一~週五 11:00~20:00,週六~週日 12:00~19:00 |
台北西門店 | 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317號 | 0906-572-223 | 週四~週二 12:00~21:00,週三公休 |
新北板橋店 | 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245巷14號 | 0906-911-397 | 週二~週日 12:00~21:00,週一公休 |
桃園站前店 | 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226號 | 0906-767-335 | 週三~週一 12:00~21:00,週二公休 |
新竹東區店 | 新竹市東區勝利路222號1樓 | 0906-783-220 | 週一~週六 12:00~21:00,週日公休 |
台中南區店 | 台中市南區台中路210號 | 0900-769-184 | 週日~週五 11:00~20:00,週六公休 |
台南東區店 |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07號 | 0965-332-643 | 週三~週一 12:00~21:00,週二公休 |
高雄三民店 | 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15號 | 0965-332-643 | 週二~週日 12:00~21:00,週一公休 |
